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青岛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也迎来了新一波的就业高峰。职位供不应求,人才市场出现饱和。岛城自2008年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从习惯于“求人”开始倾向于“求己”,开始准备自己创业当老板。
2月4日,春节后岛城第一场大学生招聘会召开。在山东路人才市场,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排队的人绵延了好几百米,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自主当老板成了一些大学生的选择,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据统计,2008年岛城约有大学毕业生5万人,其中有意愿创业的占了10%。但创业之路并不像希望中的那么平坦。
找工作,真不易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引起各方关注的突出问题。一组数字说明了其严峻性:近年来,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每年净增30%以上。今年全省毕业生数量已突破46.5万,加上外省山东生源和往年未就业者,就业总量已突破70万。而就业岗位却空前紧张:因国际金融危机,省劳动保障厅将今年全省增加的就业岗位由连年的百万以上下调为90万;而省人事厅就业处估计,在这些新增工作岗位中,适合大学生的只有23.5%。
在2月4日的岛城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每人手中都拿着厚厚的一摞简历,脸上或兴奋或茫然。“我从去年就开始跑招聘会,至今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敏告诉记者,她去年6月毕业,跑了十几场招聘会,但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们是一大早专门从烟台赶过来的,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山东工商学院物流专业的王彦辉告诉记者,因为所学专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他和两个同学早早就开始下手找工作。“我们刚从海尔路过来,那边只有一家单位要物流人员,还不是专门的物流公司。”王彦辉说,本来觉得青岛机会应该多一些,但现在不容乐观。
“我们班有近40个同学,目前只有8个签了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软件专业的刘伟告诉记者,据她所知,这一比例已经比较高了。“我们有不少同学开始试着自己创业。”刘伟说,一个高她一届的师兄现已成为大连一家知名软件企业的老总。
10% 毕业生欲下海
数据显示,2008年一年,通过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接受创业指导的大学生就有 5000人之多,比去年增长了近两成。据统计,2008年岛城约有大学毕业生5万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达到了10%。
“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在内的大学生中,每100人中就有约20人产生过创业的念头,但只有约2% 的大学生真正投入创业大军,能取得初步成功坚持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青岛市创业工程专家志愿团副团长王可锋说,他多年来从事对岛城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据他了解,成功者约占30%。
按照创业倍增效应,每1人成功创业,可拉动5人就业。如此推算,如果大学生创业率真能达到10%,那么大学生甚至全社会的就业形势都会为之一振。记者在岛城各大学周边以及台东步行街,佳世客步行街等商业区了解到,很多大学生甚至从大二大三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有彩虹,更有风雨
求人不如求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自主创业,但实际上,创业之路并非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岛城创业大学生。他们或成功或失败,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道路。
■苦尽甘来尝遍岛城悟出秘方
26岁的任冉200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岛城一家意大利游艇公司做销售工作,但她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厅。2008年6月,她和男友在赴广东东莞一番考察后,拿下了“汤米男孩”饮品店的华北地区代理权,为此她辞掉了稳定高薪的工作,并且花掉了准备结婚的钱。
开店之前任冉在广东进行了奶茶制作的基础培训,但她深知,要想做的比别人更好,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她没事就找一些热爱咖啡的朋友聊天;另一方面,任冉用一个月时间喝遍了青岛的咖啡厅。“闽江路,闽江二路还有上杭路上的咖啡厅,我几乎一天一家,有时候还会重复地喝。”任冉说,别人喝咖啡都是悠闲自得,只有她喝咖啡的时候眉头紧锁,反复体会和比较每一种咖啡的口感和味道。任冉说,尝多了,她总结了一套“独门秘笈”,咖啡豆烘焙的火候,加入的糖和奶油的比例等等。“这些都是概不外传的,现在有很多老外来我这里喝咖啡。”任冉说。
记者看到,任冉店门口的顾客经常需要排队等候,生意非常火爆。“刚开业时每天只能卖十几杯,现在最多一天有5000元营业额。”任冉说,她已经用第一家直营店的利润开起了第二家直营店,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任冉很贴切地将其比喻成手中的咖啡:苦尽甘来。
■汗水,是咸的IT并非一夜暴富
22岁的王国庆是中国海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他正在和几个同龄人一起筹备一个叫做“山东大学生兼职网”的网站。尽管年龄小,但王国庆自主创业却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
“由于我的专业是电子商务,所以会接触到很多做网站的创业者。”王国庆说,因为做网站前期投入比较少,而且一旦成功就可一夜暴富,再加上张朝阳,李彦宏等IT精英靠网站发家创业的“榜样”,他身边的很多朋友纷纷投资网站,但均以惨败告终,IT并非一夜暴富,也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我有一个朋友是做论坛的,主要靠广告费挣钱。但由于岛城论坛激烈竞争以及资金链问题,论坛很快就垮了。”王国庆说,另外一个同学做了一个名叫“中国折”的折扣网站,也因为点击率跟不上一直没有盈利。
这么多同学投资IT行业都惨败,为何还要建网站?“我不奢望一夜暴富,这个网站已经筹备了9个月之久。”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国庆给出了这样的答复。从大二开始,王国庆就与同学在海大办了一份名叫《高校消费》的杂志,为学校周边的店铺做广告,制作打折卡,同时为在校生提供兼职。“在这期间,我发现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介绍兼职的平台很有发展潜力。”王国庆说,从2008年7月份开始,他和另外三名同学开始筹备这个兼职网站。
“创业的路不会很平坦。”王国庆说,2007年10月,在与同学做《高校消费》杂志时,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拖欠了他们2万元广告费,毫无经验的王国庆接受了对方用招生费“抵债”的要求,等王国庆和同伴帮这家培训学校招起学生后,这家学校却关门溜了,王国庆吃了个哑巴亏。
类似一番心血付诸东流的事情并不少见。汗水,是咸的。但是比起贪图安逸白开水一样的日子,至少有滋有味。目前,王国庆和同伴已经在购买域名、空间和网站建设上花掉了6000元,租赁的办公场所也正在商谈中。“我自己有过创业经历,知道创业会面临哪些困难,我相信自己会成功。”王国庆说。
■一把辛酸泪无证经营血本无归
记者见到乔玮时,她正在整理自己的小账本,算完后抬起头来对记者说:“东拼西凑来的5万元钱血本无归。”乔玮是内蒙古人,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级学生,2008年毕业时,她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 ,但半年的艰辛最后换来的却是一败涂地。
2008年5月,找工作无果的乔玮在舍友的提议下决定自主创业 ,一起在市南软件园附近卖外卖。在乔玮父母看来,女儿是重点大学毕业生,送外卖太丢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乔玮只好跟父母隐瞒了此事。2008年6月,乔玮跟男友及舍友三人在辛家庄附近租了一处60平米的民房开起了“可心小栈”。由于“无证经营”,乔玮的外卖生意一直没能火起来,“可心小栈”三个月就倒闭了。
“这里是我的第二家店。”乔玮带记者来到位于福岭小区的一家无名小店时说,看着这间简陋的店面和店里油腻陈旧的桌椅,可以想象乔玮和男友创业的艰辛。外卖生意失败之后,乔玮的舍友退出了,顶着巨大压力,乔玮又借来了5万元钱,2008年10月和男友开起了火锅店。由于2008年奥运年青岛市对于餐饮业的要求更加严格。乔玮的店面根本达不到标准,她再次冒险“无证经营”。
“现在这里还有被砸过的痕迹。”乔玮指着店里门窗上凹陷的痕迹说,由于价格低廉,来这里吃饭的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2008年11月,三个男子来店里吃饭,其中一个喝醉后硬说自己的700块钱落在了店里被乔玮偷了。被朋友带走之后那人仍不罢休,半夜12点又跑回来乱砸,最后找来110民警才得以解决。“之所以最后还是选择放弃,是因为被朋友骗,彻底伤了我的心。”乔玮说这段故事她很不愿提起。有个熟客有段时间几乎天天带人来吃饭,出手也很大方,很快就和乔玮成了朋友。去年12月初这人请她和男友帮忙买几条好烟准备送礼,答应过后将钱还给她,乔玮拿出仅有的2000元帮他买了烟,但此人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这一次,社会的险恶将乔玮彻底击垮,她决定停业。
“我不想让父母看到我的狼狈。”乔玮拒绝了记者拍照的要求,回头在店门上贴上了转让告示。乔玮表示,过几天就要和男友回老家,踏实找份工作开始新生活。 本版撰文 记者 付明实
成功有多远
一方面是大学生较高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却是持续走低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对此,创业专家提醒大学生,要创业,首先要过三道坎。
一:创业项目难选
目前,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却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大学生创业最好选择服务业作为起点,第三产业适合资金不充裕的创业大学生进行资本积累,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协会执行会长丛跃说。
二:创业资金少
很多大学生对记者表示,缺少创业启动资金是他们非常头疼的问题。大学生没有经济基础,也很少有家长有经济能力支持孩子创业。记者从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处了解到,1月份出台的《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今年市财政将列支2500万元专款,用于促进7万名青岛籍生源毕业生就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两人及以上团队最多可申请20万元的小额贷款。
三:社会经验匮乏
“社会关系资源匮乏,这也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最为欠缺的。”青岛市创业工程专家志愿团副团长王可锋告诉记者,管理经验匮乏、商业规则的不熟悉以及心理素质不成熟,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原因。王可锋表示,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过来人”共同创业,来降低单枪匹马作战可能遇到的风险。
■相关新闻
50万扶持金助大学生创业
半岛都市报2月5日讯(记者 单俊楠) 记者5日从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日前本市7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具体内容包括: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将今年9月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通过举办网络招聘会、开发实习基地等专项服务活动。此外还将开展“学子创业精英工程”行动,安排50万元创业扶持金支持大学生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