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419 | 回复:0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佚名
普通会员
发表于 2005/12/14 0:24:23
楼主
大概由于人们生而有欲又不加以限制,所以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追求欲望的满足,以及再满足,于是,无止境的竞技争斗和自我欲望的无限膨胀也就应运而生。有人将获取无限财富和进入世界十富之列,视作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有人声色犬马、日耗斗金,过着奢靡得不能再奢靡的生活;还有人为了名声地位、出人头地,以至于竭思殆虑、无所不用其极。林语堂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在工作、金钱、感情和饮食上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对这些欲望常常加以限制,这就带来了林语堂人生追求的"中庸"性质,即半半哲学的人生观。 林语堂深受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本人的深刻影响,所以对中庸思想也推崇备至,他说:"我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论裸体》)林语堂还非常喜欢清代李模(密庵)那首"半字歌",认为它最好地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首半字歌写道:"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这是对中庸哲学的形象阐释,它将天地人生的种种现象与关系写得绘声绘色,一展无余。其中在对天地万物的悲悯中又有着达观超然的人间情怀。没有对世界人生的本质性理解,如何能深刻、透彻以至于此。作者用生花之笔将天地人间的冷暖、得失、出入、是非、进退、乐悲等都和盘托出,表现出大智若愚的境界与品位。 基于这一半半哲学思想,林语堂反对过于努力工作和过于慵懒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提出了工作和休闲相结合的生活方法,那就是努力工作和尽情享受。他说:"我主张尽力工作尽情作乐的人,英文只有work hard play hard四字,这样才得生活之调剂,无意中得不少收获。"(《论游台南》)林语堂本人即是这一生活原则的实行者,一方面他笔耕不辍,直到77岁还没有放下手中之笔,他平均每年写一本书,足见其用功之勤。比如,写《生活的艺术》一书,林语堂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写出700多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的写作真如文王被囚一样,一步也不能离开。如果用"拚命三郎"来概括林语堂的写作,那也是非常恰当准确的。但另一方面,林语堂又非常注意休闲和享受,他常去户外散步,去郊外垂钓,去名山大川自由自在地游憩,他常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体会生活的美好及其快乐,以诗意的情怀理解生活中的一切。晚年定居台湾的阳明山,那里的山水风光、田园美景即是林语堂充分享受人生快乐的最好注释。来台前,林语堂有感于美国人长于进取和工作却拙于享受的特点,向美国读者介绍了《乐隐词》二首,其一的内容是:"短短横墙/矮矮疏窗/杚楂儿小小池塘/高低叠障/绿水旁边/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其二的内容是:"懒散无拘/此等何如/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盈得工夫/好炷些香/说些话/读些书。"在《个人的梦》里,林语堂更是心态悠闲余裕地说:假使他能得一个月的顽闲,度一个月顽闲的生活,他可以立即放下手中之笔,睡48小时大觉,换上便服,带一渔竿,携一本《醒世姻缘》,一本《七侠五义》,一本《海上花》,此外行杖一枝,雪茄五盒,到一世外桃源,暂做葛天遗民,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这是充分理解了闲适和享受真义之后的人生理想方式。在林语堂笔下,他所崇拜的陈芸和姚木兰也是这样:她们知足常乐,对生活所求无多,平淡悠闲的田园生活最令她们感到惬意,即使是布衣菜饭,亦可得乐终生。从此意义上说,林语堂认为还是张潮说得好:能闲人之所忙,然后能忙人之所闲。 其实,人生中存在着多个矛盾体,对每个矛盾体都应采取一种"半半哲学"的调和方法。因为人生永远有两个方面,工作与消遣,事业与游戏,应酬与燕居,守礼与陶情,拘泥与放逸,谨慎与潇洒。其原因就在于人之心灵总是一张一弛,若海之有潮汐,音之有节奏,天之有晴雨,时之有寒暑,日之有晦明。宇宙之生律无不基于此循环起伏之理,所以生活是富有曲线的。老子也深明此理,认定天之道是损有余以补不足,而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如果以"人之道"行事,而忽略了"天之道",这就必然带来人的无知与失于自然。从这个意义上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道家有时候讲:得就是失,而失也是一种得。中国古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就好像日之升落、天之晦明、月之圆缺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跳得越高有时就跌得越重,月之最圆即意味着其立即要变成不圆,最明亮的时候也就马上跟着开始黑暗。所以,在半半区域,时间维持得最久,也最为美妙 将这一"半半哲学"用在人生上面,于是,林语堂为美好而快乐的人生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点,他说:"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那个中等阶级者,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可是不多;在社会上稍具名誉,可是不太显著。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谁最会享受人生》)这里牵扯到人生成败得失的问题,也关涉到人生的最终目的问题,换句话说,是将人生的欢乐删除掉而一味追求所谓的创造,还是在创造之余葆有一颗快乐、幸福之心?因为所求无多,生活亦无忧虑,心态从容闲静,精神饱满丰盈,生命充实内在,此种人生才值得一活。 人生苦短,最长命者亦不过百岁。以往我们的人生观可能比较注重不断地奋斗、获得,扼住命运的咽喉并与之抗争之精神,但却相对忽略了充分地体会人生,细细地咀嚼生命中的每一时刻。当生命归于终了之时,人们却幡然醒悟,知道自己以往的许多努力都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而对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生活和生命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它们就如天穹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要想再珍视它却为时已晚。对此,林语堂非常地清醒,他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智慧的意旨,这种哲学实在早已丧失了我们所认为是哲学的精英的对人生的切己的感觉和对生活的知悉。"(《生活的艺术·回向常识》)因此,当提到老年人,林语堂希望他们不要像春夏那样无止境地挥霍青春及其美好的光阴,而是应该好好地保存,将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更多地蓄存起来,等待严冬的来临及其考验。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入体认,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不是教给人们去如何与命运对抗,以展示人的"无穷"伟力,也不是让人们去无所顾忌地尽情享乐,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生存,它告诉人们的是生活之艺术,是人如何与天地自然合谐共存,如何顺从天地之道,如何体会生命中更为实在、深刻的内容。虽然人之才智、力量是伟大的,但比起天地宇宙来那简直算不了什么,就如同沧海之一粟、海滩之一沙粒一样。任何无视天地宇宙而过于相信人的力量之言行,都是一种井蛙观天、无知愚蠢的表示。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走近了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也就把到了林语堂生命意识的脉搏。[img]up_article/200512140241875780.jpg[/img]
您尚未宣言,您的最新一次宣言将作为签名出现在这里!

  
联系方式 咨询QQ:753923800    商务QQ :441997292  
版权所有:南京明上云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中国无忧互联    备案号:苏ICP备20041135号